在城市喧嚣的间隙,你是否曾想象过,千山万水之外,有这样一群孩子——他们的声音纯净而质朴,藏在每一次专注的呼吸、每一声勇敢的哼唱,以及每一阵因发现新世界而爆发的欢呼中。这些声音,最终汇聚在平安产险支教志愿者们走过的校园和课堂里,构成了大山深处最动人的交响乐章。
这是一场以“声音”为契机的记录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跟随志愿者的脚步,走进那些真实发生的温暖片段,聆听那些跨越千里的心灵回响。
纸鹤展翅的寂静
与耐心同频的呼吸声
在志愿者宋扬的手工课上,一只棱角分明的千纸鹤正从她指尖诞生。教室里静得能听见窗外的风声——这是一种被美好深深吸引时才有的专注。“折纸要慢,每道折痕都要准。”宋扬老师的声音很轻,像是怕惊扰了这份专注。她注意到前排一个小女孩——那双本该稚嫩的手上,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疤痕,那是帮家里干农活留下的印记。
宋扬走过去,轻轻握住小女孩的手。“先对齐边缘,慢慢来……”她带着那双小手,一遍遍抚平纸张的褶皱。这一刻,没有喧哗,只有指尖与纸张细微的摩擦声,伴随着孩子们均匀的呼吸。那呼吸里,有耐心在生长,有自信在萌芽。
宋扬和平安产险四川分公司的20名志愿者,为380人次的孩子带来100节课,课上折出的不只是会飞的纸鹤,更是孩子们面对生活的 “纯粹和韧劲”。
沉默的细响
第一个音符的勇气
在志愿者李金泽抵达赞皇县平安希望小学的第一天,他就被一种“寂静”给震撼了。山风、鸟鸣、脚步声都有,唯独缺少了旋律。直到他唱起那首《蜗牛与黄鹂鸟》,看见孩子们的脚趾在鞋子里不自觉地跟着节奏蜷动——那是生命对音乐最本能的回应,却卡在喉咙里,无法出声。
正当教室陷入沉寂时,一个小女孩勇敢的站了起来,她脸涨得通红,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跟着哼唱了一句。就是这微弱的声响,给了无数人参与进来的力量。志愿者立刻带领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,并设计了“拍手接力”“山谷回声”等游戏。渐渐地,沉默被打破,歌声由零星变得汇聚。
在河北,这样的温暖正在多处发生。志愿者张君今年再次走进这所小学时,欣慰地发现,曾经大班的十个孩子中,已经有七个转去了更好的学校。离别,成了他们奔向更广阔未来的见证。而这些,也仅是平安产险河北分公司25支支教队伍、120名志愿者、448节课中的一个动人缩影。
年轮的密语
共同守护绿色的活化石
在平安产险广西分公司对接的平安希望小学里,有一种声音更为古老而沉静——那是校园里的两株古榕树,在年轮中刻录的岁月风声。百年来,它们默默见证着一代代孩子的成长。如今,这份静默被赋予了新的守护。平安产险广西分公司在“平安古树名木守护行动”的统一规划下,为这两株“绿色活化石”捐赠了古树名木保护救治保险。这是金融保险力量对自然遗产的温暖承诺。
而更动人的声响,发生在《我和大榕树》主题课上。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关于生命与想象的旅行。他们从“种子”的身份出发,用肢体演绎树木的生长,又在圆盘上画出心中的年轮与树梢——那里有星星、有云霞、有童话城堡。
最后,这些充满童趣的圆盘被拼贴在巨幅榕树背景之上,共同构成了一幅承载集体创意的生态画卷。截至目前,平安产险广西分公司已累计派出140名志愿者,在965节课的耕耘中,将这份绿色的回响,传递给了3128个孩子。
色彩的轰鸣
当扎染方巾在手中绽放
“哇!”
这声集体爆发的惊叹,来自于临泉县土陂乡中心小学的美术课堂。当洁白的方巾经过孩子们稚嫩双手的捆扎、浸染,最终展开,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蓝白图案时,那种源于创造与发现的喜悦,化作了最响亮的“色彩轰鸣”。
有个孩子一直不敢下笔,生怕画错了。志愿者蹲在他身边,轻声说:“记住,艺术没有对错。你笔下的每一根线条,都是最真实的自己。”这句话像一把钥匙。渐渐地,画纸上出现了金黄的麦田、漫步太空的宇航员、还有微笑着的爸爸妈妈……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小世界。
这轰鸣般的欢呼,是想象力破土而出的声音。平安产险安徽分公司的志愿者们,在112节课里,为4000余位孩子点亮了那束名为“美”与“创造”的光。
梦想可视化时的惊叹
当AI画出心中未来
“老师,我种的向日葵开花了!”
“我现在能背好多古诗啦!”
志愿者谢禄连第二次踏入石门平安希望学校时,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分享声像撒落的星光,瞬间照亮了整个校园。这份熟稔与温暖,是累计80节课时,由16名志愿者共同种下的信任种子在发芽。
今年的“梦想课堂”上,谢禄连带来了特别的工具。当孩子们说出“想当老师”“想成为宇航员”的梦想时,AI工具将这些抽象的心愿,实时转化成了生动的画面。
教室里安静了片刻,随即爆发出阵阵惊叹。有个想当老师的小女孩,看到屏幕上出现的“自己”正站在讲台前,竟然悄悄红了眼眶。这声惊叹,是梦想第一次变得具体可感时的震撼。
平安产险湖南分公司的志愿者们,在覆盖297位学生的课程中,成功拨亮了孩子们心中那盏名为“我可以”的信念之灯。
此起彼伏的追问
热情点燃的课堂交响
“老师这是什么?”
“老师老师老师老师......”
在志愿者陈宇力的植物拓染课上,孩子们好奇与热情的追问,和敲打声一同组成了密集又欢快的鼓点,构成了课堂上最活跃的背景音。这些此起彼伏的声音,是强烈求知欲最直接的体现。
一个男孩举着刚做好的帆布袋跑到讲台前,眼睛里闪着光:“老师,我做的好看吗!我可以把这个袋子带回家送给妹妹吗?”这样的瞬间,让志愿者们既感动又感到沉甸甸的责任。
当支教接近尾声,孩子们在“橙色许愿墙”上写下心愿时,那纸笔摩擦的沙沙声,承载着他们对知识的渴望、对家人的关爱,汇成了一首无声却有力的合唱。
截至目前,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已累计派出48名优秀志愿者,他们在1152节课的广阔时空里,为472位孩子打开了一扇扇新世界的大门。
清风吹拂的回响
校园里静默生长的力量
相比于这些清晰可闻的声音,庆阳宁县半坡平安希望小学校长王鹏,感受到了一种更深层、更宏大的“回响”。
那不是某一刻的爆发,而是如清风拂过校园,带来的持续变革之声。
他看见:曾经上课总低着头的孩子,现在敢举手回答问题了;曾经除了课本一无所有的图书馆,现在有了科学、美术、音乐各类书籍;曾经教学模式传统的老师们,开始主动向志愿者请教新的教学方法。“这些变化是静悄悄的,但实实在在。”王鹏说,“你能感觉到,整个校园都在‘活’起来。”
而这,也正是平安产险甘肃分公司想要达到的效果。自支教活动启动以来,平安产险甘肃分公司已有9支队伍、36名志愿者辛勤耕耘3所学校,其回响是160位孩子正在以更完整、更自信的姿态,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。
平安产险支教行动已累计组织80余支队伍,奔赴十多所平安希望小学,招募了近400名志愿者,覆盖超9000位学子......
这些数字背后,是那个手上带疤的小女孩终于折出了会飞的纸鹤;是那个脸红的小女孩唱出了第一声歌;是古树下孩子们画出的童话城堡;是扎染展开时那声集体的“哇”;是AI画出梦想时那个红了的眼眶。
大山里的回响,清澈而绵长。它不仅在层峦叠嶂间传递,更在每一位参与者和见证者的心间激荡。这曲支教的乐章,关于爱、关于希望、关于未来,必将余音不绝,生生不息。
稿件来源: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